分类:行业热点 > 产业资讯 发布时间:2024-05-28 10:29:41 作者:柳世全 钱慧慧 文章来源:中国环境报
一湾明澄澄的绿水自远方流来,河道两旁树木葱茏,粉墙黛瓦矗立两旁静默守望。站在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鳌江镇珍岙村新铺的油亮的柏油路上,谁承想,曾经的珍岙村洪涝泛滥、垃圾遍地。在“千万工程”的引领下,短短几年时间 ,陈岙溪已从“洪水猛兽”,化身为了“和平使者”。曾经脏乱差的珍岙村,于去年获评了“市级文明示范村”,一幅“水清岸绿人自足”的乡村图景徐徐展开。
珍岙村位于鳌江西北部山区,曾名慕贤西乡大岙底。三面环山,东靠平阳城西外笼山,南靠甬台温高速公路及新明村相连,西面与三永山交界,北与枫林山相邻;临水而居,陈岙溪贯穿全村,溪内鱼翔浅底,两岸花草繁盛。该村先后获得过浙江省善治村、省A级景区村、温州市文明村、温州市“森林村庄”、温州市尚治村等荣誉,在2021年鳌江镇举办的“两最”评比中,珍岙村获得了6次“最美村”称号。
治理水患齐发力 两岸改造护安全
陈岙溪发源于平阳东南第二高峰杨文广坦,自西北向东南穿村而过,流经枫林、三永、珍岙、新明和环溪等村后汇入西塘河,是鳌江境的重要河道。珍岙村村民大多沿溪两岸聚居生活。一条潺潺的溪水,成了联结村民们的精神纽带,是珍岙村重要的文化载体,既承载了珍岙的人文情怀,也见证了珍岙村的绵长岁月。
但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,陈岙溪水常常泛滥,村内有多处地质灾害点,雨季汛期,村里的防汛抗洪压力大。尤其受台风、暴雨等恶劣天气的影响,珍岙村洪涝灾害频发。2014年9月10日晚,鳌江镇暴雨骤降,雨量在短时间内到达峰值。西北山区裹挟着大量泥沙而下,在溪床底淤积,流域的压力迅速增大,溪水漫出两岸,积水达1米,经济损失不小。
经历了几次洪涝灾害,珍岙村痛定思痛,决定治理河道,改善水利。基于村情,村两委着眼村子的未来,制定了以陈岙溪为中心的五年“两岸改造”计划,依托“一事一议”财补政策,集中全村力量,推动计划落地。这才终于消除威胁本村多年的“洪水猛兽”,让村子在陈岙溪“平和”的水流中重新焕发绿意。
珍岙村山脚下陈岙溪两岸全长3000米,目前已全部完成了防洪堤的建设,打造了堰坝3座、矴步2处、水闸1座、桥梁3座。如今1200米长的滨小游步工程建设也已完成,共惠及两岸民居200余户近1000人。
整治污水不放松 擦亮村居新底色
多雨的天气不仅导致洪涝灾害,还将山上的黄泥、垃圾等冲刷到了溪水中,污浊了溪道。看见污浊的溪水,村民们也会不自觉地往水里乱扔垃圾,原本干净清澈的溪水在破窗效应下,会渐渐变得更加脏乱,陷入恶性循环。
珍岙村书记陈永达拿着连夜制作的船桨和网兜,开始了第一次的清理工作。刚开始,因为不熟悉“划船”技巧,他的身上出现了好几处淤青,但他深知久久为功的力量,得坚持下去。
“一个书记,不去搞建设,居然开始划起船来了;现在的党员干部真会做样子,摆造型……”刚开始,看到陈永达在溪水里划船,村里难免会出现质疑的声音。但在陈永达的坚持下,陈岙溪保持得清澈干净,翠绿的溪道两侧成了村民们茶余饭后最常去的休憩点。
因为感受到环境改善带来的便利,村民们对陈永达每日划船清理溪道的行为渐渐改观。面对干净的溪流,村民们也逐渐改变了自己喜欢往水里扔垃圾的行为,甚至还会相互劝阻:“不要再往水里扔垃圾啦!水会变得不干净,书记也捞得辛苦啊……”
与此同时,珍岙村还投入大量资金新建了两座生活污水处理终端,对全村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,日处理生活污水150吨,彻底解决了乱排污水的现象。
如今,陈岙溪水面干净,两岸种有紫薇树、桂花、竹柏等名贵树种,葳蕤的树叶与翠绿的水面交相辉映,村民们常常喜欢在休憩时站在桥上眺望溪水尽头。
除了污水治理,珍岙村还在紧抓村子的基础设施和改善人居环境等方面下了功夫:造亭院,修公路,装路灯,扩绿化。如今,珍岙村的道路网络建设日趋完善,修建郑家河至昆阳镇高山村的联网公路。安装路灯200多盏, 搭设管线1800米,建设3A和2A公厕各一座,建设停车场1处,完成沿岸绿化工程两期,建设民俗文化孙将军纪念馆一座,文化长廊1处,营业性垂钓鱼塘1处。
建设来料加工厂 打造完善产业链
俗话说,无工不富。发展粮食加工业是粮食主产区实现农民富裕、区域经济发展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。珍岙村的主要产业是农业,以马蹄笋、槟榔芋等经济作物为主,产业结构单一、脆弱。同时,珍岙村因地处山区,就业路径狭窄,村内大量青壮年选择进城务工,导致村内劳动力流失。
为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农产品资源,延长产业链,促进劳动力回流,提高村民人均收入水平,激发村级经济活力,珍岙村打造了“A-01地块来料加工厂房”项目,希望引入成熟稳定的食品工业生产线扩大生产。
该项目总投资3010万元,工厂总建筑面积为15350.86平方米(含地下消防水池),占地面积6161平方米,引进15家来料加工厂,打造农副产品来料加工集聚点。项目预计实现家门口安置就业350人,辐射低中收入群体382户1372人,将年人均收入增至48000元以上,使全村达到共富收入标准。
通过建设来料加工厂,珍岙村点亮了“加工树”的图谱,发力粮食生产,引导各粮食加工企业向珍岙村聚集,高质量提升当地的粮食加工业,推进了粮食生产和初加工、精深加工的协同发展,促进粮食就地转化增值。
多年来,鳌江镇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主抓手,深切关注人民群众的需求和利益,发挥农民群体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作用,大力推动鳌江镇经济的高质量发展。未来,鳌江镇将继续握好“千万工程”的大笔,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。
本网声明:
1. 本网转载作品(内容)的目的在于传递信息,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真实性,任何人下载使用该等作品(内容)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
2.本网转载作品(内容)的版权归版权人所有,如版权人或者作品(内容)的来源方认为作品(内容)不宜转载供公众无偿浏览,请及时联系本网,本网将及时采取适当措施避免不利影响。
3.投稿本网的作者应确保其投稿作品(内容)不存在侵害第三方合法权利的内容,如投稿作品(内容)侵害第三方合法权利的,由投稿人承担全部法律责任,本网将在知悉后及时采取适当措施避免不利影响。